• 天富系列_奔驰OS能胜过中国车企们吗?

    天富系列_奔驰OS能胜过中国车企们吗?

    天富官网
    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作者 | 朱世耘 不等供应商了,第二家德国车企拿出了整车OS系统的具体自研计划。 2月23日,梅赛德斯-奔驰(简称奔驰)宣布基于域集中式电子电器架构(简称E/E)打造的自有整车操作系统MB.OS将于2025年随MMA平台车型推向市场。 基于MB·OS,奔驰将与谷歌、英伟达、高德地图、腾讯云展开深度合作,提升信息娱乐系统体验,并致力于将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速度从目前的60km/h提升至130km/h。 2019年大众集团宣布成立“Car.Software”打造“ VW.OS”时,行业曾认为VW.OS将是“干掉特斯拉”的开始。但三年过去,ID.系列车机黑屏、迪斯下课,VW.OS整体上车时间推后至2025年,都显示出传统车企在软件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因此,当新造车势力已“玩了”三年域控和OS,中国主流车企搭载域控E/E架构和整车OS的车型将在2023年大面积落地时。针对MB.OS,奔驰高管被频繁追问的问题是:奔驰如何应对来自中国对手的竞争? 01 OS,智能汽车的基石技术 “自有整车操作系统,是维护未来车辆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数字主权的唯一途径。”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202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为何自研MB.OS。 2021年,上汽董事长陈虹因类似的“灵魂论“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上汽软件公司零束科技发布了包含操作系统在内的银河”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1.0; 当年年底,应用华为HarmonyOS系统的问界M5上市后迅速成为黑马; 进入2023年,中国车企亮出的计划中几乎“人手一个”OS。 OS(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到底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 安卓和IOS是人们最为熟悉的OS,但准确来说都属于广义操作系统:向下与SOC等硬件计算平台强相关,向上面向开发者,实现软硬解耦(鼠标可以点位置也能做画笔、闪光灯可以拍照也可以做手电),支撑一系列系统服务开发的软件集合。 广义操作系统绝大多数基于内核开发。如安卓基于Linux、IOS基于Unix,内核即狭义操作系统,提供内存、文件、CPU调度、输入输出管理等基础功能。 过去,传统汽车是“用不上”广义OS的。 传统汽车采用分布式E/E架构,一个功能对应一个ECU(车载电脑),运行基础软件程序或简单的嵌入式实时OS(为特定应用设计的OS)。由此,一个功能独立拥有一套软硬件资源,保证功能的高可靠性。 但在智能汽车时代,要同时进行智能驾驶+语音助手聊天+车辆,要想实现“看到”前方洒水车工作自动关闭车窗,需要对整车,而非单一功能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控制管理; 还要实现软硬解耦,以释放硬件的多种潜力(如摄像头可以用来ADAS,可以拍照修图上传朋友圈),支撑上层应用的开发—— 集中式的E/E架构和广义OS应需而生,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基石技术。 02 汽车OS,中外站上同一条起跑线 “地球完全可持续能源之路”,是马斯克为这届投资者大会给出的为数不多的。 在汽车广义操作系统(简称汽车OS)这一基石技术领域,中国车企难得与奔驰等百年跨国车企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软硬强耦合的ECU时代,OEM可以直接从供应商处采购具备该功能的ECU,加入整车系统进行调试适配即可。 但当汽车电气化功能不断增多,要将“人种、文化、语言”都千差万别的ECU们整合到一套系统中变得非常困难,开发成本、周期指数级上升。 2003年,宝马、博世、大陆、奔驰等9家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组成开放联盟,构建不同ECU软件间通信接口、握手协议、数据类型、配置功能等内容的标准化平台——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汽车开放式系统架构。 作为AUTOSAR的核心会员,奔驰等国际车企自然比中国车企积累了更多的应用经验。 但AUTOSAR本质上是汽车OS的中间件部分,且面向分布式架构定义成型,导致其在功能上无法支持集中式E/E架构上,诸如整车OTA、智能驾驶等智能汽车的核心需求; 更重要的是,分而治之的系统架构设计,对要跨系统,甚至跨域调用软硬件资源生产新功能的开发者来说非常困难,就难以形成新的应用和生态,实现从功能汽车到智能汽车的根本模式转型。 没有现成产品可用,只好自己干。 基于QNX、Linux、Android三大狭义OS(内核),特斯拉Version、大众VW.OS、奔驰MB.OS、华为鸿蒙OS、AliOS、蔚来NIO OS、小鹏Xmart OS这些独立开发的企业自有汽车OS陆续亮相问世。 这些OS力求在汽车上实现软硬解耦、原子化功能封装,为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易于开发的基础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鸿蒙OS目前处于Linux、LiteOS和鸿蒙微内核多核心并存的阶段,未来将回归鸿蒙微内核主体,真正从底层对标安卓的系统。
  • 天富商标_拼份额?拼渠道战术?2023车市价格战怎么打?

    天富商标_拼份额?拼渠道战术?2023车市价格战怎么打?

    天富登录
    导语 Introduction 拼份额?拼价格?拼渠道战术?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罗    超 编辑丨朱锦斌 “大家对于今年的走势都非常之迷茫”。数据显示,1月份的开局,创下了2020年以来最低记录,并且在2月份没有好的好转的迹象。另外中国的经济的增长态势也处在一个比较焦灼的情况,所以就导致了汽车消费也处在一个焦灼期。 但是又有一个总的趋势,就是今年整个经济的目标是保增长,其中汽车房产必保一个。所以对于今年整个汽车的总体需求和整个销售情况,行业还是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因此在这种局面之下,对于每家来说情况就不一样。 2月24日,汽车公社卫金桥、大众侃车郭登礼、天天汽车徐锋、汽研社贺球辉再次连线《四车道》直播间,探讨由特斯拉和比亚迪引发的价格战下,如何拼份额、拼价格、拼渠道,分析各家公司对于今年的整个测试的打法。 在这种背景之下,打价格战怎么打?然后怎么合理的打?在什么时候打?这对所有的汽车厂家来说、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有包括链条里面经销商来说都是非常期待的。实际上也是非常就惨烈的,因为这个事情涉及到各方的利益。 头部企业的传导效应 卫金桥开场就抛出灵魂拷问,打价格战是不是也很需要技术,然后价格战非打不可吗?特斯拉打价格战,我们所有人都要参与价格战吗?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很明确的,因为今年的市场不仅仅是说开局不够好,而是今年汽车市场在各种环境之下比较复杂。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仅为129.3万辆,创下2013年之后的同期新低,同比下跌37.9%,更是创下本世纪以来同期的最大跌幅。面对1月车市较为低迷的走势,不少行业内人士已对今年表现出略微消极的态度。 对于今年的竞争形势,郭登礼认为,开战即决战,今年汽车厂家不要抱任何期望,认为还可以在车市捞一笔大钱,赚一笔丰厚的利润,这个心态一定要放掉。今年不是树品牌推产品的时候,而是保持市场地位的时候。 包括贺球辉也对此感到认同,他认为此前很多苟延残喘的车企,尤其是新能源车企,需要被市场淘汰掉。“今年要么活下来,要么死去,非常明显,我个人觉得非常明显的价格战是一定要坚决的。” 徐峰更加理性地分析称:打不打得起价格战,这个东西取决于厂家自己的实力。很多的品牌可能真的是撑不住,会把大部分的市场给让出来,所以这个市场到年底看的话会相对比较集中。 实际上,四位主播在大方向保持了一致,价格战必须打。尤其特斯拉开打价格战,以及比亚迪秦PLUS DM-i车型起步价低至9.98万元,实际上对所有人来说起到了提醒作用,意味着领先者已经率先举起了价格的屠刀。 这两个龙头企业的价格战的开打极具代表意义,贺球辉认为,现在是主动迎战期,如果你的步伐太慢了,你就掉队。日系的合资企业今年的压力会更大一些,所以他们一定要主动出击,否则他们市场份额保持不住。 在市场行情方面可以看出,日系合资车企中也有两方不同的选择。比如广汽丰田和东风日产加入价格战,东风本田、广汽本田还在犹豫和徘徊。当然,目前还是初始阶段,更多企业还在持续观望。 不过从中可以发现,虽然是特斯拉和比亚迪引发的价格战,实际上传统燃油车企的反应速度更快。主要原因在于燃油车没有太好的应对策略,反而是电动车企的后手更充足。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下跌,让新能源车企有更好的成本优势。 郭登礼表示:我觉得未来的电动车根本不用担心,就是挺住上半年,下半年我觉得电池价格就下来了,以后它通过电池价格的调整,也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同,因为现在贵就贵在电池上面。 而卫金桥在分析完燃油车的毛利和电动车的降本后,还是把讨论重点抽出来,就是“我们要从这里面发现的端倪是什么?这里的策略是什么?每个厂家采取的策略差异,我们去寻找这样的差异和规律,才能够对于未来整个市场的走势才会有判断。” 考验车企的战略时刻到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每家企业存在不同的竞争状态,在每个不同的细分市场,拿什么产品打价格战,都是学问。而像比亚迪秦PLUS、广汽丰田雷凌、东风日产轩逸这些明显有过降价的主流车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徐锋认为,选择什么样的车型,其实是主力基盘。你的基本盘肯定首先是要降的,你不降你的份额肯定保不住。另外你用你的非主流产品,或者说你的份额不大,销量不大的产品降价的话也没有任何意义,你降也没有什么效果,这是一个核心。 郭登礼在此基础上,又分了几个维度进行论证。他表示,容易降价一个就是改善型车,第二个就是车型相对比较传统的车,第三个就是即将下市的车型。首先让经销商有利润可赚,其次将流量车型、走量车型、盈利车型区分出来形成好的策略。 卫金桥对此也表示认同,“价格战的力度还是有梯度的,燃油车肯定是骨折价。丰田大众日产将来都会慢慢的放弃10万元以下的油车,所以现在卡罗拉也好、雷凌也好,这些车型将来的整个电气化过程一定出现一款产品替代。” 这也是四人讨论的一个焦点,在10万元以下是纯电车的天下,在10-20万元区间是PHEV车型的主力市场。只要保住了这些占据整个市场60%份额的产品,车企才能在未来有出路。而要想保住,就必须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对于电动化的趋势,卫金桥提出了一个预测:从三季度开始,动力电池的价格可能就会在500块钱,到今年年底动力电池价格有可能跌到350。比如说如果是搭载了一个80度电的产品,它的成本下降空间是很大,电池成本就下降2万块钱,所以下半年打价格,传统企业打不赢电动企业。 郭登礼则认为,电动车一定会走向两个趋势,“第一个向尺寸大走,第二个就是真正走向智能化。”徐锋则更加清醒地预判是,现在的整个战争就相当于还是初期,未来要怎么拿下市场份额还得以变应变,最重要的还是跟着头部车企走。 众人还保持了一个一致的观点就是,价格战目前只是在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中影响最大。豪华品牌因为售价原因,以及市场份额原因目前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也仅限于主流豪华品牌,二线豪华品牌的衰落速度可能会更快。 卫金桥表示,主流豪华品牌中,入门级产品如BBA中的34C这样的产品毫无疑问会有降价能力和降价空间,因为这些成交价在30万元左右的产品不仅受到电动化的冲击,还要受到合资品牌高价格车型的冲击。而56E这样的产品则可以避免价格战,还可以为品牌守住利润。 徐锋认为二线豪华品牌进入价格战的原因是被动的,当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的产品销售越来越好,这些品牌受冲击最大。而这些品牌之所以有降价能力还在于,部分品牌有母公司的合资品牌做支撑,可以放手一搏。 可以说,如今就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今年的价格战不可避免。并且这种情况在第三季度更加焦灼,反应快的厂家会明显去抢占掉慢的厂家市场份额。那么在此之前,每家车企都应选择一套针对性的打法,巩固自身的竞争体系。        原文标题 : 2023车市价格战怎么打?丨直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