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主管_无视中国市场,本田索尼能成吗?

导语

Introduction

“要么对中国市场不熟悉,要么是对中日关系不放心。”

作者丨杨    晶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朱锦斌

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在排队推出他们的电动汽车战略,包括拥有数十年经验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创新性的新时代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甚至在电子通信等跨界企业,以及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厂也在建设电动汽车生产能力。

日前,本田和索尼联合成立的新电动汽车公司正式启动运营。本田将贡献其在车身制造和售后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而索尼将提供成像、传感、通信、网络和娱乐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由于双方生产“高附加值”的“特殊车型”,因此本田称该合资公司初期规模不会太大。

生产将于本田美国的一家工厂进行,但定价、平台和电池种类等细节尚未公布。据悉,该公司电动汽车从2025年开始预购,首先于2026年初在美国交付,日本排在第二,欧洲市场紧随其后。然而面对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双方对中国只字未提。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本田索尼电动车推出时间较晚,恐难赶上中国电动化浪潮;其次美国车市多为传统车企,有利于其打开新局面;再次本田索尼在中国的本土化能力偏弱,难与国产车抢占份额。

跟进式发展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电动化时代成功销售电动汽车,这给所有老牌汽车制造商带来了压力,要求他们整顿电动车体系包括零售网络。另外一方面,传统汽车制造商也面临着燃油车业务利润薄的瓶颈。

本田与更大的竞争对手丰田汽车一样,转向电动汽车的速度比全球汽车制造商慢,而且面临着投资者的压力,要求其生产零排放汽车,并配备自动驾驶等新技术。而索尼也在寻找业务扩张,计划采用以订阅收费制与顾客建立长期联系的商业模式。

索尼本田移动出行公司相关人员透露,首款新车将配备先进的驾驶员辅助功能和索尼开发的新软件系统,该系统提供云连接服务,可产生经常性收入。这是自6月份项目启动以来,该合资企业进展的第一个细节。

随着乘用车市场逐步走向完全电气化和部分自主化,每个品牌的独特驾驶体验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统一。因此,消费者可能对车辆的性能和操控方面越来越不感兴趣,同时也越来越关注车辆的数字网络和信息娱乐产品。

索尼首席执行官吉田健一郎(Kenichiro Yoshida)表示,新的移动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大趋势”,就像过去十年智能手机的出现一样。本田索尼的产品将利用其在数字和软件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也是苹果等其他科技公司正在探索的一种模式。

索尼本田移动之所以把重点放在北美市场上,是因为公司高层认为北美市场更先进,购买力也更高。合资公司表示,新电动汽车也将以溢价定价,这将为车辆的娱乐和其他服务的经常性收入开辟道路,这些服务将按月计费。

然而,本田和索尼的合作有可能为时已晚。等到该合资公司的产品上市销售时,众多竞争对手将已经开始销售他们的车型。包括特斯拉、福特Mustang Mach-E、现代Ioniq 5、起亚EV6、雪佛兰Bolt EUV和Blazer EV等车型,以及沃尔沃和Polestar系列的数款车型已经成熟。

从表面上看,该计划似乎很合理,将一家经验丰富的汽车制造商与成熟的制造和供应网络相结合,再加上一家著名的数字服务提供商,打造出一款有特色的产品。但它们可能会因上市太晚而受到影响,因为消费者们始终会争相购买最新、最好的电动车。

为何放弃中国?

目前只有Honda e一款正向电动车的本田,其计划到2030年推出30款电动汽车,每年生产约200万辆电动汽车。这两家行业巨头的合并可能是日本为了保持,其与来自硅谷和中国的新数字化进入者竞争优势的答案。

从本田在全球的销量表现来看,去年在中国销售新车157万辆,在美国销售147万辆。去年中国电动车销售351万辆,美国电动车销售63万辆。对于本田汽车来说,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销量基数,中国无疑是最大的市场。

虽然美国电动车市场的容量不如中国,但是美国电动车市的竞争比较单一,除了特斯拉这家强调软件能力的车企外,其他销量榜上有名的车型多为传统车企的产品。在美国本田的战略也很简单粗暴,联合通用增加竞争优势。

但是面对特斯拉这一高销量和高利润的车企,本田就必须想方设法进行追赶。特别是传言已久的苹果汽车,也是通过软件定义汽车的方案。这就给了本田全新的想法,所以才有与索尼合资的故事。而苹果汽车预计也将要到2025年面世,这或许也是本田选择优先在美国的理由。

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动车消费国家,如今的电动产品已经百花齐放,并且涵盖了各种各样的创新性企业。不仅仅是对于本田还是索尼,甚至是已经在中国深耕的外资车企,即便看到了广阔的市场,依然看不懂其中竞争的奥秘。

从外资品牌在中国推出的电动化产品和表现来看,足以说明外资企业没还没有摸清、甚至无法理解中国式的市场格局和消费理念。对于难以琢磨的市场,显然本田索尼移动更愿意押宝在欧美、日本这样缓慢转型的市场。

一方面是对中国市场不熟悉,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中日关系不放心。从这几年开始,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局势并不明朗,在敏感问题和具体争议中,如果两国关系受到干扰,那么所处其中的企业也将承受巨大的经营压力。

从短期来看,没有在中国深耕电动化的车企在全球表现也不错,比如去年纯电汽车销量中,日产-雷诺-三菱联盟销售24.8万辆,现代汽车集团销售22.3万辆,Stellantis集团销售18.2万辆。这些车企即便失去中国市场,依然排名前十。

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电动车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以及中国品牌凭借电动化不断向海外市场拓展。外资汽车品牌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不可避免地将和中国车企产生竞争,届时没有选择的余地,外资品牌将不得不与中国品牌正面交锋。

       原文标题 : 无视中国市场,本田索尼能成吗?

0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