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价位_“妖镍”风波之下,新能源汽车股还有多少空间?

本以为3月9日中概新能源汽车股大幅回升是一道曙光,但是如今看来更像是回光返照。

3月11日,港股汽车股再次集体走弱,早盘蔚来跌超9%,小鹏汽车跌近8%,理想汽车跌超6%,比亚迪(002594)跌近4%,吉利汽车跌超3%。截至收盘,蔚来(09866)跌幅达9.88%;小鹏汽车(09868)跌6.37%;理想汽车(02015)跌4.78%;吉利汽车(00175)跌4.2%。

先是A股虎年开门黑,然后到了3月初,新能源汽车股直接在10天内跌除了相当于此前两个月的跌幅。同时,汽车零部件板块也陷入持续走低的局面。如今仅仅返照了两天,局面又迅速阴沉了下来。

眼前,看不到尽头的俄乌冲突加剧上游原材料涨价行情,离谱的“妖镍”持续暴涨,不仅动力电池成本大涨,芯片也同步受影响。

在这样的一片愁云惨雾之下,2022年我们还能相信新能源汽车股吗?

01 渗透率狂飙,新能源汽车股惨败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达到189%,渗透率达到21.8%。

这意味着2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1月份19%惊人表现的基础上,又提升了2.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维持着高速增长。

可是为何新能源汽车板块却跌跌不休?

因为,投资者担忧的并不只是当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而是未来一两年的行业增速下滑。

新能源汽车板块经过过去两年的持续暴涨后,业内不少观点认为,当前大多数个股的高估值已经透支了未来三五年业绩,市场泡沫已经非常大了。

此前多项新能源汽车政策文件明确的目标,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要达到20%,2030年渗透率达到40%,也就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5年达到500万辆左右,2030年则要达到1000万辆。

如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0%销量达到500万辆这一目标,即将提早三年在2022年实现;如果渗透率40%和1000万辆的目标同样提早三年在2027年实现,那么将意味着接下来五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将从2021年的150%降低到2022年的40%,之后还会大幅下降到15%左右。一旦增速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车板块的高估值就会变成原罪,股价的中期调整将难以避免。

相关产业链也同理,目前能源金属市盈率达到53倍,动力电池市盈率约为90倍,充电桩市盈率达50倍,在100%增速的背景下,高估值压力还不是那么明显,可是一旦增速下降到40%、20%乃至更低,50倍甚至100倍的市盈率将很难站得住脚。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却始终跌跌不休。

这种长线担忧引发了当前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赛道整体估值的下滑态势。年初至今,港股小鹏汽车和理想分别下跌44.71%和19.89%,美股蔚来跌幅也超过四成以上。

所以,未来一两年,眼前这批春风得意的新能源汽车股还有几家能维持现在的估值和股价?一切皆未知。

02 原材料大涨,2022电动车涨价潮尚未结束

除了长期增速下滑的担忧外,当前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供应链也让投资者对于新能源车企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怀疑。

去年年末至今年三月初,受补贴退坡、芯片短缺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已经有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零跑、哪吒在内的十余家新能源车企宣布上调旗下新能源车型售价。售价区间涵盖10万元以下至30万元以上,价格变动从一两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然而,你以为新能源汽车涨价潮仅此一轮就结束了吗?

说时迟,那时快,3月10日,特斯拉又双叒涨价了。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3高性能版的价格达到34.99万元起,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的价格分别为35.79万元和39.79万元,二者均较此前上涨了1万元。两个多月前的12月31日,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版售价才分别上调1万元和2.1万元。

眼下,动力电池上游供应链价格上攻的态势没有丝毫缓和的迹象。

3月10日,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部分锂电材料报价今日继续上涨,金属锂涨16.5万元/吨,均价报287.5万元/吨;氢氧化锂涨3000-4000元/吨;磷酸铁锂涨1000元/吨。

而且,从本周一开始,动力电池供应链除了锂相关原材料外,又陡增了阴极材料金属镍这个大麻烦。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受俄乌冲突剧烈冲击,近日国际镍价疯狂上涨。继7日暴涨74%之后,8日伦镍继续疯狂,盘中一度暴涨110%,创下了101365美元/吨的历史天价。两个交易日涨幅达到248%。

在3月8日金属镍大涨66.4%突破10万美元/吨之际 ,伦敦金属交易直接暂停了LME镍交易,并表示预计不会在3月11日前重启镍交易,重启后也将采取一系列限价措施,例如10%的涨跌幅限制。

在这走妖态势背后,一方面有俄乌冲突导致的俄镍供应受限因素,同时,不少业内人士猜测,单日出现如此巨大涨幅,背后或存在外资对镍矿巨头逼仓的因素。

但无论是供需问题还是逼仓操作,当前镍价暴涨已成事实。摩根士丹利汽车分析师Adam Jonas稍早曾表示,“镍的价格在一天内就上涨了67.2%,这意味着制造每台电动车的平均投入成本增加了约1000美元。”

此外,大事君在此前的文章中曾提到,受俄乌冲突影响,半导体产业相关的氖气、金属钯、六氟丁二烯等关键原材料供应也大受影响,这些因素注定了接下来的全球芯片成本要进一步大涨,短缺情况将进一步加剧。

无论是动力电池原材料还是半导体原材料,无一例外都将导向更加严峻的新能源汽车涨价行情。

有业内人士指出,接下来新能源汽车涨价的节奏会加快加大,像特斯拉这样以万级为单位涨价的很可能不止一家,特别是搭载三元锂电池的产品。一来,上游的原材料价格已经处于不可逆的状态。其次,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正在加快(2月新能源车批发渗透率达21.8%),需求量极大,在这种供需的条件下,很长一段时间来看,电车是绝无降价的可能了。

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动车涨价似乎是车企多赚了钱,但是事实上,车企涨价的幅度远不足以抹平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这种压力对微型新能源汽车影响尤为明显,有声音认为这或将进一步弱化微型新能源汽车的超强性价比优势。甚至有业内人士抱怨:“在补贴减少的情况,如果原材料再这么上涨下去,我们真的就要停工停产了。”

眼下,为应对成本持续攀升,欧拉就选择了停止受理黑猫、白猫两款车型的新车订单,

欧拉品牌CEO董玉东表示:“我们已将费用分摊做到了极致,但停止接单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亏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降30%,这让黑猫、白猫两款车型处于艰难的境地。现在每卖一辆车就要亏损一万元。”

“算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再加上现如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趋势,到2023年,欧拉黑猫、白猫每卖一辆车亏损将近1.7万元。”董玉冬补充说道。对于黑猫这样十万以内的车型而言,如果售价真的按照亏损值上涨一万元,必将对销量造成空前的打击。所以,当前停产也是无奈之策。

主机厂承压而不得不涨价,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或将因此受到抑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长将有所放缓。此外,由于近期国际原油价格飙涨,占据市场主体的燃油车销量预计也将因此受挫。这正是近期汽车股相继大跌的内在逻辑。

03整车厂承压,你可以相信供应链

那么在这样的逻辑之下,汽车板块还有机会吗?

有,你仍然可以选择相信新能源汽车上游供应链。虽然同样存在一定的市场泡沫,但是供应链企业的盈利情况和增长空间无疑要比整车厂更具想象力。

和主机厂的压力截然相反,在这一波原材料涨价潮下,上游供应链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一种常态。

3月9日,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发布2022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22年1至2月,天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60%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70%左右。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天赐材料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亿元-23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94.09%-331.62%。

除了天赐材料,据电池网1月下旬的统计显示,当时已披露业绩预告的30家上市公司中,21家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逾100%,占比高达7成。盐湖股份、恩捷股份、当升科技等9家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10亿元。

在动力电池厂商这一环节,一位动力电池企业内部人士表示,镍价上涨对他们而言成本上并没有什么压力,其公司策略是“跟涨”,因为其与车企签订的合同电芯价格的涨价前置条件是与LME各类金属价格挂钩的。

此前宁德时代披露的业绩预告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2021年,该公司净利润预计为140亿元-165亿元,同比增长150.75%-195.52%。作为全球份额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其利润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国内车企。

此外,在半导体领域,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近日发布的公告也展现了强劲的利好态势。公告显示,2022年1至2月,集团营业总收入为12.23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59.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9亿美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左右,同比增长94.9%。

造车不如造电池/芯片已然成为行业共识。

基于这样的逻辑,综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补贴终止、油价上涨等多重因素考虑,2022年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动力电池、半导体产业链需求仍将保持高增长,相关标的在2022年的表现是可期的。

相较之下,新能源整车相关标的受成本压力影响,表现将低于期望。

而新能源汽车相关性不密切的汽车零部件板块,虽然得益于全年整车销量预增期望,企业营收有望增长,但是受油价波动、市场整体受抑制等因素,年内预计少有突出表现,难以摆脱间歇性走低趋势。

       原文标题 : “妖镍”风波之下,新能源汽车股还有多少空间?

0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