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代理_采访蔚来前高管黄晨东:切入商用车市场,向新势力学习,瞄准高阶自动驾驶
正文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自动驾驶之战打响后,现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自动驾驶之战亦正式开打。
3月7日,号称商用车造车新势力的前晨汽车正式宣布获得由中汽研认证的L4级自动驾驶牌照,这意味着新能源商用车的自动驾驶技术竞逐正日趋白热化。
关于前晨汽车及其创始人兼CEO黄晨东的大概情况,《电动势》此前已做报道,详情可阅读《黄晨东:星际旅行者开启新征程》。
3月2日,黄晨东接受了包括《电动势》在内的几家媒体的采访,他给我们分享了前晨汽车的诞生初衷和产品布局,以及回答了前晨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思考和布局等问题。
1、定位商用车造车新势力
时间回拨至2020年09月25日,上海前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前晨汽车由此诞生。
资料显示,所谓前晨,取自“前行之路,晨光可期”。
前晨品牌英文名是 “NEWRIZON”,黄晨东曾参与的美国NASA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的英文名:“New Horizons”,意味着一个全新未来的开始。
之所以创立前晨汽车,黄晨东坦诚说,他做技术研发多年,现在想用科技的力量去改变一下商用车,比方说改善商用车司机的工作环境,比方说同时推动这个行业的变革。
所以他将前晨汽车的品牌愿景定为科技传递温暖,用科技的力量为更多人创造幸福。
目前,前晨汽车一共有一百六十多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大概在50%以上。
黄晨东分享了员工的大致由来,主要有三方面构成:第一,蔚来,包括跟黄晨东一起出来创业的,还有之前离开蔚来的;第二,黄晨东在上汽的老同事;第三,社招。
黄晨东形容这个团队为“特种兵”,年轻,能力强,尤其是具备互联网和自动驾驶方面的基因。这样的人才属性,也构成了前晨汽车的品牌特征和产品形态,与传统汽车公司形成差异。
黄晨东也给我们披露了公司的融资情况,已经融了两轮,第一轮1000万美金,第二轮5000万美金,目前在做新一轮(B+)融资,金额大概4000-6000万美金,下半年将展开第三轮(C)融资。
2021年8月5日,前晨汽车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举行了品牌及产品发布会,在企业定位上,前晨意欲扮演商用车领域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希望助力商用车向新能源、网联化、智能化发展。
之所以切入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黄晨东认为,第一,商用车市场发展比乘用车慢,目前是一片蓝海,大概会在2025年爆发,而乘用车市场已经是红海;第二,对熟悉乘用车技术的前晨汽车来说,做商用车是技术降维。
黄晨东预测,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将趋于成熟,销售占比至少可以达到20%。
对于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未来的演变,黄晨东说,商用车毕竟是一个生产工具,那么生产工具最后肯定要让车跟货,还有货仓,这个车仓货要形成一个智慧的生态网,那么所有的数据都能够连接在一起,那么这样的话才能够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个运输效率,以及它的调配效率等等。
2、短期代工,长期自产
在去年的品牌和产品发布会上,前晨发布了iC1和EC1两款车,其中iC1是旗舰概念车,预计今年年底上市,EC1是前晨汽车与中国重汽海西联合研发的量产车,已经在去年10月29日下线并交付。
黄晨东表示,EC1是由前晨和重汽联合开发,前晨主要重新开发了一个正向开发的底盘,然后用的重汽的车身对底盘,用的轻量化材料,所以比同类产品轻了大概400公斤,然后还用了平板式电池包,并且是水冷的,从而使得它的可靠性跟寿命更长。
在驱动方面,EC1也用了一个同轴式的电梯桥,这样集成在后轴上,从而使得整车布置结构更简单、更紧凑,同时使得能量回收更好。在整车的控制软件跟电池的控制软件上面,都是前晨做,使得可以升级这些软件,从而使得车根据不同的地域可以变,跟它有更好的更优的效率。
对于即将上市的iC1,黄晨东提前透露,量产车跟去年发布会上的车差不多,沿用优化底盘,稍稍做一些调整,并且从外形设计到人性化体验的设计也加强了很多,这款车可以叫做买得起、赚得多,还有人性化的设计。
基于智能网联商用车领先者的品牌定位,黄晨东也披露了前晨汽车的产品布局,首先是去年推出轻卡,然后今年推出带自动驾驶的重卡平台,明年推重卡产品,再然后2024年进入VAN厢式货车市场。
动力方面,前晨汽车所有产品都以纯电驱动为主,同时支持换电,另外在部分重卡产品上也会搭配氢燃料电池技术解决方案。
黄晨东表示,上述三类产品的销售构成中,轻卡和货车是基本面,承担走量任务,而且走量后获取的数据反馈到研发,进行产品力升级,比如自动驾驶,重卡作为销售补充。
年度销量方面,黄晨东也做了透露并加以预测,去年底上市的EC1目前销售加订单一共有四百多台,今年累计交付将突破千辆,年底上市的iC1预计交付一百多辆,明年的交付将达到万辆级,后面几万辆级。
盈利方面,黄晨东坦诚说,轻卡盈利比较困难,重卡会产生一定盈利空间。
对于造车路径,黄晨东表示,因为现在前晨的体量还小,所以找代工(重汽)是最经济的方式,等以后量起来会逐步想办法申请造车资质,然后建设自己的生产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