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品质_烫手山芋:中国充电桩的困惑与迷茫

  长期以来,充电设施缺乏成为制约电动汽车推广普及的主要障碍之一。一方面是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另一方面是充电桩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充电桩发展何时才能走出困惑与迷茫?

  成为烫手山芋

  前不久,国家电网宣布,向社会资本开放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和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国家电网认为,这两个市场将以年均130亿元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总规模将达2000亿元。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电网是在“甩包袱”,2000亿元蛋糕只是悬在空中的诱惑。

  2010年以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也在全国多个省区建起。当时国家电网希望未来实现充电站专营,成为最大的交通能源供应商。然而,事与愿违,几年来充电站并没有给运营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近期,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对媒体披露,该局在电动汽车充电领域的年亏损额高达1300万元。2010年,该局曾计划到2012年为深圳建设89座充电站以及29500个充电桩,但到2013年底,其建设运营的充电站仅7座,社会零散慢速交流充电桩只有2273个,距离目标甚远。当初在充电站建设上信心满满的许多公司最终打了水漂。

  根本原因是,电动车销量停滞不前,导致充电市场供大于求,充电站大量空置,使用率很低。另外,充电桩的盈利模式也处在探索期。在前景尚不明朗的背景下,车企只能冷眼观望。

  “对于整车企业而言,电动车业务的比重本就不高,现在是高投入低回报,谁都不会贸然进入,更不用说是充电桩充电站这些延伸产业了。”一位新能源车企负责人如是说。

  因此,在电动汽车销量甚微的前提下,投资充电设施肯定是亏本的,现在很多充电站都风吹日晒地荒废着,对市场化企业而言,亏本的生意肯定是不愿意做的,电动汽车企业也没必要去自建自营充电站。就这样,经过5年的发展,充电桩建设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充电设施不全浇灭了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热情;电动车销量难成规模也降低了社会资本介入充电设施市场的信心,形成恶性循环。这个矛盾纠结了这么多年,太尴尬了。”业内人士表示。

  标准亟须统一

  放眼国内市场,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充电桩国家标准。五花八门的企业标准,越来越像是一道门槛,令电动车跑不快,更跑不远。

0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