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富价位_新能源汽车已成为青岛的一条风景线
正月初三上午8点50分,记者在青岛市城阳区前旺疃社区的有轨电车基地体验了一下乘坐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开通了。以后去市场买东西,上下班就更方便了。”坐在记者对面的青岛农业大学陈太安高兴地说,这车外型新颖、时尚,具有超静音、运行安全、乘坐舒适的特点,且没有油味儿,对环境的污染也小。
城阳区有轨电车示范线是山东省首条有轨电车线路,从2月5日开始到2月13日对市民开放试乘。青岛公交集团轨道巴士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城阳区有轨电车设12个站点,每15分钟一班。青岛是继长春、大连等城市之后,全国第8个运行有轨电车线路的城市。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穿行在青岛大街小巷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青岛的一道风景线。
作为全市最早引进新能源公交车的单位之一,青岛真情巴士集团公司从2011年开始购买的公交车就全部是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截至目前绿色公交车拥有量达937辆,占公司车辆总数的90.9%,其中新能源车614辆,在全国处领先水平。真情巴士公司负责人表示,“614辆新能源公交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706.4吨,相当于168万棵大树一年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
绿色公交,老百姓的受益获得感最强。青岛市交通委主任王勇介绍,今年初最新统计数据,全市共运行新能源公交车1747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388辆,主要投放于50多条公交线路上,累计行驶9000余万公里,节约2.6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颗粒物17749吨、二氧化碳67865吨、二氧化硫626吨、氮氧化物235吨、碳氢化合物13吨,对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两年来,青岛市探索“以充电设施带动车辆推广、以集团化带动私家车应用”的推广模式。青岛市科技局高新处处长张宁告诉记者,为了鼓励大家购新能源汽车,青岛市在乘用车购置补贴方面,执行国家2013年的补贴标准,却不实行每年递减5%的退坡机制,成为全国补贴力度最大的三个城市之一。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推广的1万多辆新能源汽车中,乘用车的比例超过了80%。
家住崂山区金岭世家小区的崔先生去年7月底新购了一辆比亚迪电动轿车,使用半年多来,让他感觉十分划算。他告诉记者:电动汽车的最大优势是环保和节能。新能源车不仅享受政策补贴、且省油费,无油味儿,没有噪音。
市民对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认可,但也担忧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难问题。很多人担心汽车半路没电了趴窝,或者担心快充对电池有损耗。张宁解释说,实际上,目前的充电技术已经达到快充半小时可充满80%的电量,而青岛市现有充电终端大约三分之一都是快充终端,基本可满足充电需求。
张宁介绍,青岛市科技局在2014年就以重大专项给予企业先导300万元,最终不超过800万元的财政支持,用于开展充电技术、储能技术、电池材料等领域的研发。
“很多人开新能源车开着就会想,下一个充电桩在哪儿?”位于崂山区的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崔群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为此,由“特锐德”主要投资的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发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拥有84项专利,将传统的电桩变成了抗碾压、不占空间的车挡式充电终端,可以实现电路系统、管控系统的高度集成,削峰填谷、降低对电网的冲击,能够实现电流、电压的柔性输出,延长电池寿命周期。“特来电”已经在全国18个城市建立了子公司,在80多个城市有建设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