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平台网站_富特天富_白名单“回归”:动力电池业“波澜再起”?
4月26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在公开场合提出,将启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申报工作,《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办法》也于同日发布。时隔一年多的动力电池白名单再度回归,在业内一时疑问、询问、质疑声四起。近几年来动力电池业的发展景象,被一些行业大咖们形象地总结为“波澜起伏”,但“涛声依旧”。
白名单的前世今生
2015年3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35号)要求,引导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工信部制定并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并从企业基本要求、生产条件、技术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7个方面,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给出规范意见,符合这份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录,被业内称为动力电池白名单。
从此后的2015年11月开始,陆续有四批共57家动力电池和系统企业进入白名单。尽管任何部门都没有明确提出动力电池白名单与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挂钩,但电池白名单与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之间一段时间的“默契联动”,一度让动力电池业内将白名单当成配套车型可登上新能源汽车目录的“潜规则”。正因如此,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为了达到白名单要求,在产能、技术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可以说,彼时白名单的出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
2016年11月,在《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基础上,工信部组织形成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但由于“征求意见稿”中在产能要求上比2015年版的规范条件提高了40倍,一时在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国内众多动力电池企业认为,“征求意见稿”过分强调产能要求,必将导致行业部分企业盲目扩产,并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且相关标准过于苛刻,争论之声四起,导致在征求意见后的最终政策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台。而由此产生的连带效应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对于上级主管部门“扶优扶强”的行业发展期望有所领悟,并开始在多个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动力电池业也迎来了一轮“扩产竞赛”。或许是因为部分企业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够充分,这期间的盲目扩产让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进入了“淘汰通道”。
而不同于前两轮白名单均由工信部根据《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管理发布,此次组织开展白名单管理和发布工作的是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并将对企业白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每三年对白名单内的企业进行一次复评,白名单企业如有违规将被撤销其白名单资格。
可以说,第一轮白名单为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了繁荣与清醒,行业集中度得到提高,而行业洗牌的模式也开始隐现。第二轮白名单因在产能等方面指标过高让业界争议颇多,最后不了了之。此次动力电池白名单再度回归的消息一出,随即引发业界众多质疑,到底“意欲何为”?
和补贴挂不挂钩?
有媒体报道,本轮回归的白名单主要是出于行业自律的角度,因此不会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挂钩。但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接受电池中国网采访时表示,由于动力电池产品在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前,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审核等程序,因此,如果白名单不与补贴挂钩,完全由企业自主选择,那么动力电池企业参与白名单申报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最终有可能导致白名单有名无实,最终无法执行下去。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新能源汽车创业投资子基金合伙人兼总裁方建华也持同样观点。他认为,如果白名单没有和现有补贴目录挂钩,也就意味着缺乏约束力,企业自愿申报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白名单也将失去参考价值。刘彦龙同时也强调,即便白名单与相关政策挂钩,那么相关机构在白名单评审和管理发布环节也不应增加企业负担,不能让企业为应付白名单“任务”而“疲于奔命”,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影响动力电池企业的正常发展。
下游车企如何认可?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得以迅猛增长,下游车企已经成为检验电池厂商的试金石。刘彦龙认为,白名单一旦出台后,能不能真正反应电池企业在行业中的情况也值得商榷,车企认不认可还有待检验,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的评价,可能整车企业最有发言权。方建华也表示,要赢得下游整车企业的认可,方可供整车企业选择动力电池时参考。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快,对动力电池产品技术和性能要求高,白名单在技术评定和审核方面可能会存在滞后性,能否为车企提供参考也有待商榷。
同时,在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评定方面也同样面临挑战。方建华认为,对动力电池企业的评价评定,涉及面很广,包括硬件条件(装备、规模、资本)、软件条件(研发能力、制造能力、管理水平、供应链实力),更涉及产品质量尤其是运营效果等。要想做到全面、公正、实时的评价评定绝非易事,简单地通过材料汇报、专家评审,是很难向社会提供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白名单,甚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刘彦龙也同样担心白名单无法真正反映动力电池行业的真实情况,如果评定工作不够扎实的话,很容易出现数据造假、人情推送的情况,导致评定结果有失公允。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秘书长张雨也不无担心地表示,如果白名单评定的标准不够完善,评定过程不够科学透明,甚至出现人为因素干扰的话,那么白名单的评定就难以做到“公平、公正”。而缺乏公信力的白名单一旦出台,不仅可能达不到推动行业发展的目的,甚至还会阻碍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此,对于白名单评定标准的制定、评定过程的透明和公正性、评定工作的实施和评定结果的落实,都将提出严峻的挑战。白名单的权威性如何得到保证,也将考验着白名单的评定和审核机构。
“扶优扶强”作用减弱
本次回归的白名单,出发点仍然是推优选优,引导各类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而在动力电池行业培育出几家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企业,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上级主管部门也一直在此方面积极地进行引导和尝试。
自2015年起,工信部牵头提出的动力电池产业白名单,从产能、技术等多方面要求在引导各类资源向优质资源倾斜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年装机量为36.45Gwh,其中排名前5的动力电池企业总装机量达到23.05GWh,占总装机量的61.8%,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时再提出从企业规模、生产研发等方面对行业进行“扶优扶强”已经稍显落后,对于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也不会起到太大的指导作用。
一些动力电池企业负责人也表示,此时业界最棘手的问题,并不在“扶优扶强”,如果真的只是出于行业自律的原因,可能不会优先进行申报。由此不难看出,尽管此次白名单再度强势回归,但动力电池行业似乎对此“并不感冒”。
作者:采编部